基督教的信仰 | 相關網站 | 某些反對基督教的論點及我的意見 | 我的小意見 | 我的論文
方舟子先生指出的聖經繆誤
轉載自新語絲網站,經「超短基板」轉換及校正繁體字詞。
1-10 | 11-20 | 21-30 | 31-40 | 41-50 | 51-60 | 61-70 | 71-80 | 81-87 | 破綻百出的耶穌復活 | 總結
錯誤百出的聖經(三)
•方舟子•
21、上帝慈悲嗎?
〔詩145:9〕「耶和華善待萬民,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。」
〔耶13:14〕「耶和華說:『我要使他們彼此相碰,就是父與子彼此相碰;我必不可憐,不顧惜,不憐憫,以致滅絕他們。」
我答:耶利米書中神的話並不是對萬民說的,是對以色列人說的,而且大有背景。當時以色列人勃逆和拜偶像的情況已經到了極壞的地步,又因為他們是神的選民,神曾與他們立約,又多次提醒他們,他們仍是不悔改,因此神聲明會興起外邦人攻打他們,好管教他們。歷史中以色列人的待遇是少有的,許多其他民族,如所多瑪人,蛾摩拉人,推羅、西頓二城、巴比倫帝個,神只是等他們的罪足數了,便滅絕他們,以色列人卻是整天勃逆,神卻是一次次的刑罰他們,一次次的將他們挽回,像父母親教導自己的子女一樣,只因以色列人是神選民的緣故。
22、耶穌等於還是小於上帝?
〔約10:30〕「我與父原為一。」
〔約14:28〕「你們若愛我,因我到父那裡去,就必喜樂;因為父是比我大的。」
23、巴沙死後十年又是一條好漢?
〔王上16:6〕「巴沙與他列祖同睡,葬在得撒。他兒子以拉接續他作王。」「猶大王亞撒二十六年,巴沙的兒子以拉,在得撒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。」
〔代下16:1〕「亞撒三十六年,以色列王巴沙上來攻擊猶大,修築拉瑪,不許人從猶大亞撒那裡出入。」
24、亞哈謝幾歲登基?
〔王下8:25〕「以色列王亞哈的兒子約蘭十二年,猶大王約蘭的兒子亞哈謝登基。他登基的時候,年二十二歲,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。」
〔代下22:2〕「亞哈謝登基的時候年四十二歲,在耶路撒冷作王一年。」
25、誰是約西亞的繼承人?
〔代下36:1〕「國民立約西亞的兒子約哈斯,在耶路撒冷接續他父作王。」
〔耶22:11〕「因為耶和華論到從這地方出去的猶大王約西亞的兒子沙龍,就是接續他父親約西亞作王的」
耶和華記混了?
26、那是誰的三十塊錢?
〔太27:9〕「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,說:『他們用那三十塊錢,就是被估定之人的價錢,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,買了窯戶的一塊田,這是照著主所吩咐我的。」
〔亞11:12〕「於是他們給了三十塊錢,作為我(撒迦利亞)的工價。耶和華吩咐我說:『要把眾人所估定美好的價值,丟給窯戶。』我便將這三十塊錢,在耶和華的殿中,丟給窯戶了。」(耶利米書沒有這些話)
我引:中文聖經啟導本的解釋為:可能馬太同時想到《耶利米書》(耶18:1-4,19:1-3)故此說是耶利米說的。古時猶太人用的舊約聖經,先知書的排列以《耶利米書》為首,也可能馬太把先知書通稱作《耶利米書》。
27、究竟要不要智慧、聰明?
〔箴4:7〕「智慧為首,所以要得智慧,在你一切所得之內,必得聰明。」
〔哥前1:19〕「就如經上所記:『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,廢棄聰明人的聰明』」
我答:來看聖經箴言
[箴 1:7]
[7]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;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。
[箴 9:10]
[10]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;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。
箴言中所一直說的智慧是「認識至聖者」,十分通俗的說,就是「識時務」。箴言中一直講論的是屬天的智慧。
至於哥林多前書中說神「滅絕智慧人的智慧,廢棄聰明人的聰明」中所指的是人的智慧,地上的智慧,如學術,急才等。讀哥林多前書第一章,我們可以發現保羅責備哥林多教會分黨,以人的智慧來成為教會的指引,把地上的智慧抬舉得高過神,因此保羅早已說
[林前 1:17]
[17]基督差遣我,原不是為施洗,乃是為傳福音,並不用智慧的言語,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。
箴言中明言神討厭驕傲的人
[箴 15:25]耶和華必拆毀驕傲人的家,卻要立定寡婦的地界。
[箴 16:5]凡心裡驕傲的,為耶和華所憎惡;雖然連手,他必不免受罰。
耶穌也說過同樣的說話:
[太 11:25] 那時,耶穌說:「父啊,天地的主,我感謝你!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,向嬰孩就顯出來。」
人靠著自己的智慧和聰明不能到神那裡,必要謙卑,這謙卑已經算是天上的智慧了。
28、聰明人有福嗎?
〔箴3:13〕「得智慧,得聰明的,這人便為有福。」
〔傳1:18〕「因為多有智慧,就多有愁煩;加增知識的,就加增憂傷。」
我答:傳道書是最有智慧的人--所羅門王--所寫的,一開始他論說到人的智慧所帶來給他的愁煩,因為知道這一切都必歸於虛空,「因為多有智慧,就多有愁煩;加增知識的,就加增憂傷。」是一些只有地上的智慧,而沒有天上的智慧的人的現象。
我們來看傳道書的總結,也和箴言所說的智慧暗合(畢竟箴言也出自所羅門之手)
[傳 12:13]這些事都已聽見了,總意就是:敬畏神,謹守他的誡命,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(或作:這是眾人的本分)。
有智慧謹守神誡命的,這人必為有福。
29、約雅斤幾歲登基?
〔王下24:8〕「約雅斤登基的時候,年十八歲,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。」
〔代下36:9〕「約雅斤登基的時候年八歲,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零十天。」
30、誰是我們的敵人,誰是我們的朋友?
嚴要求:
〔太12:30〕「不與我相合的,就是敵我的;不同我收聚的,就是分散的。」
寬要求:
〔可9:40〕「不抵擋我們的,就是幫助我們的。」
〔路9:50〕「耶穌說:『不要禁止他,因為不敵擋你們的,就是幫助你們的。」